青春三下乡⑭| 芦水萍风 “非”同“遗”般

发布者:学院团委发布时间:2024-07-16浏览次数:13

7月14日,江西师范大学“调亮思政教育‘三原色’,绘就乡村振兴‘同心圆’”公费师范生院、体育学院、财政金融学院三院联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来到萍乡市芦溪镇古城村开启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独角缩龙的“古色”探寻之旅。萍乡市芦溪县是萍乡最古老的县城,独角缩龙则是芦溪县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伴随着盛夏的蝉鸣,实践队员们来到了城隍庙,庙里陈列着长约30米,龙头重达30公斤,由500公斤竹木制成的缩龙,其形状逼真,造型独特,为芦溪县独有。该龙系融鳄、蛇、鱼、犀牛等动物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象,属河姆渡图腾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随后,实践队员们来到了芦溪博物馆参观调研。独角缩龙第九代非遗传承人吴裕先生为队员们细心讲解了独角缩龙的制作工艺、历史渊源、表演形式及背后的故事。每逢农历正月初二,家家户户涌上街头,看彩龙飞舞,捡龙鳞、抢龙布、燃鞭炮、发糖果、舞鱼灯,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劲龙出,万物兴;遒龙游,万众乐,一幅幅生动的缩龙庆春图在队员们的脑海里缓缓舒展开来。

在濂溪中学非遗文化馆,队员们了解到,学校通过建立非遗社团、组织大课间操等富有创新性的方式,使青少年能身临其境地领略独角缩龙的艺术魅力,让非遗文化在青春的律动中得以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需要青年一代的赓续传承。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研学之行不仅能深入领略当地非遗文化所承载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韵味,更能深刻感受到芦溪地区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新时代新征程,实践队队员们必将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贡献青春力量。

心得体会

头顶骄阳,满怀希望。调研的第一站,是被当地人称为"龙王殿"的城隍庙,在这里我见到了当地独特的独角缩龙,熠熠生辉的龙鳞、气势磅礴的龙头无一不展现着它的精美。随后,跟随着非遗传承人脚步,参观了芦溪博物馆与濂溪中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漫步在博物馆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芦溪本地千年的文化脉络,让我心生敬畏。而独角缩龙的独特魅力与濂溪中学非遗馆的丰富馆藏更是让我深深陶醉其中。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过去的辉煌,更寄托着未来的希望。此次参观让我深刻感受到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传承与发扬的重任,这些文化瑰宝定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我们携手同行,为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队员:公费师范生院 李家名

非遗文化如活化石,承载历史记忆,传承民族智慧。怀着对芦溪文化瑰宝的憧憬,我们前往芦溪城隍庙及博物馆等地探寻非遗文化——独角缩龙的奥秘。通过非遗传承人的悉心讲解,我们了解了这项文化从孕育到传承的历程。此行不仅让我深入领略了芦溪地区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非遗文化所承载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韵味,更让我深刻理解了作为一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践行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脉的责任与担当。

——队员:体育学院 廖菀怡

伴着明媚的曦光,我们踏上了“古色”调研之路。萍草之乡,吴楚咽喉,历史在萍乡深耕出文明的痕迹,而芦溪更是保有着许多珍贵的非遗文化——城隍庙、独角缩(索)龙、车湘傩舞无不彰显着古色的魅力。“古色”调研首抵城隍庙,芦溪城隍庙的选址考究,坐落于芦溪县原城墙遗址附近,佑护一方平安,是芦溪人们的精神寄托。而后,我们随着独角缩龙第九代传人,由戏台到博物馆,一步一步了解了独角缩龙独特的形态和精美的制作工艺,感受到了非遗文化传承的不易与艰辛,同时也惊叹其逼真与震撼。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当坚持文化自信,积极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让“古色”永不褪色!

——队员:财政金融学院 吴鸿霄